传承好家风好家训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对人格操守的塑造、志向品行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曾子杀彘,示儿不欺;孟母三迁,断杼教子;岳母刺字,精忠报国······古往今来,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经历几多变迁,我们中国人始终把家庭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始终注重良好家风的培育和养成。良好的家风犹如不熄之火种,延续者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谱系。
以家规为载体形成的家风是家族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集中体现,是个人成长的精神足迹,是社会价值的缩影和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东汉“四只太守”杨震“性公廉、不受私谒”的言行,到北宋包拯“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的训诫,无不教化后人当秉持操守、修身齐家,为后世子孙立规立矩,使其不可乱行。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有一个共识,即身、家、国、天下在本质上是同构。家是浓缩的国,国是放大的家。个体从家庭走向社会,家风的影响亦会随之远播,成为社会风气和道德水准整体拔节的力量之源。家风醇正,雨润万物;家风一破,污秽尽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良好的家风是国运恒昌的精神根基。在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淳正家风、弘扬家风,无疑是党风向好、社风向善的最好催化剂。
良好的家风,往往是励志勉学、修身处世,乃至为官理政的重要精神基石。北宋名相司马光在家训《训俭示康》中,曾总结历史上许多教训,告诫其子:“有德者,皆由俭来也。”由于教子有方,“途之人见容止,虽不识皆知司马氏子也。”
在我们党的领导干部中也有着一批践行清正家风的楷模表率,他们以优良的家风促进党风政风,带动社会风气。
“我参加革命成为一个无产者,从没想过购置私产留给后代。”新中国第五任财政部长吴波临终前两立遗嘱要求把财政部分配给他两单元住房归还公家。
“带头艰苦,不搞特殊”“工作上向先进看齐,生活条件跟差的比。”焦裕禄的家规成为儿女们一生的信条,这些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家风家教,让家人亲属在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中继承优良品格规范言行举止,也使自己的高风亮节广为世人传颂。
淳正家风是干事创业源源不断的正能量,腐化家风则是为人处世难以承受的负资产。
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那么重视家庭建设,重视家风的培养,就是因为只有家庭建设好了,我们才可以建设良好的社会风气,建设起廉洁的党风和清朗的政风。
进入新时代,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一个家庭也都有自己的梦想,我们还有共同的中国梦。那就让我们一起同心共铸起爱国爱家、崇德向善的精神力量,传承好家风好家训,为实现我们共同的中国梦去努力奋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