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扬州市高二地理市直教研活动在我校凤栖湖校区顺利举办,来自市区各高中的高二地理老师和我校全体地理老师参与了此次活动,共同探讨区域认知与综合思维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本次教研活动分为三项议程。
全体参与人员合照
首先,下午第一节课由新华中学的吴美娟老师开设公开课——《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吴美娟老师以上汽大众集团在中国的产业转移为例,设置结构化的问题链,分析了大众汽车工厂在南京建厂和向扬州仪征转移的原因,并设计了别开生面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分组代表南京、扬州的政府与市民代表团,分别发表对大众汽车产业转移的看法。整节课结构清晰,情境运用得当,学生活动到位,师生互动良好。
吴美娟老师上课现场
马英鹏老师和学生互动
第二节课由树人高中的马英鹏老师开设公开课——《资源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马英鹏老师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源头江都水利枢纽作为导入,设计了“调水之缘”“调水之法”“调水之效”三个模块,设计了结构化的问题链,层层引入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突出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让学生自行讨论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分析思路。整节课内容全面,学案结构丰富清晰。
第二项议程,程志华副校长进行总结讲座,他指出地理学教学的本质就是用落地的方式学地理。在教学中要重视地理学科逻辑,即地理学研究中所遵循的一套逻辑思维路径和方法体系,基本观测方法、地理概念的定义和分类、地理学中的因果关系、空间关系、时间关系;通过以问题式教学促进学科逻辑显性表达、以案例式教学发挥教例的引领性功能、以专题式教学传递教学内容的学科逻辑等方式方法,将地理学科逻辑融入日常教学。鼓励大家静心沉潜,重视课例,重视课堂,而不仅仅是刷题,促进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落地。
程志华副校长总结
第三项议程,由扬大附中的张君老师进行总结回顾,她强调以结构化的表达驱动学生的思维进阶。地理学科从空间、区域、综合、人地相关、动态的角度分析解决地理问题是其独特的眼光和视角,是区别于其他学科最主要的学科思想方法和本质特性。她提出今后的教学要抓住空间特性,凸显区域认知;阐明联系,关注综合思维;运用工具,注重学科能力。
张君老师总结回顾
本次教研活动组织得当、流程顺畅,在交流中促进了大家对于地理学科本质的认知,促进核心素养的落地,推动了我校“情境?问题导学”课堂教学范式的进一步凝练与提升,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效性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