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教师的学习与研究意识,利用人工智能工具提升教学效能,借助阅读活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2025年2月22日上午,我校南门街校区全体教师齐聚南教学楼四楼会议室,参加新学期第二周静校教研活动。
今天的静校教研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集中学习共有四项议程,教务处、教科室主任常松主持了第一阶段的活动。
一、教学行动
常主任首先说明了今天静校教研的主题与流程,并对静校教研第二阶段的主题研讨、集备活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接着,他向全体教师就近期本校区将要开展的艺术中考模拟、中考会考报名、“班班有运动”体育运动项目征集、“行走的思政课堂”、科技节系列活动等向全体教师做了简要说明。
此后,副校长卢生茂就下周在本校区举行的全市体卫艺工作现场会准备工作进行了部署,并重点强调了“2·15专项行动”大课间展示的具体要求,希望全校师生展示出“运动在树人,幸福在树人”的精神风貌。
二、数智赋能
首先,数学教研室主任赵玉龙老师从人工智能助力个性化学习、优化教学方式、培养数学思维、提升教学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等五个方面介绍了人工智能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接着,英语教研室的华萍老师细致且全面地介绍了几款常用AI应用软件,着重阐述了它们在英语教学领域发挥的显著作用。这些软件在教学辅助层面,为教师备课、授课提供了丰富资源;在口语练习方面,为学生营造逼真的语言环境,有效提升口语表达能力;智能出题功能助力教师精准测试,错题整理则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全方位推动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 。
三、教师成长
首先,英语教研室的张辰恩老师分享了过去一年在市直初中英语新教师工作坊中的收获与成长。夯实基本功,通过粉笔字打卡等活动提升技能;聚焦课堂,参与公开课与评课,促进学习与成长;专家引领,学术讲座为他们开拓了视野、更新了教育理念;外出观摩,则让他们有机会借鉴优秀教师的宝贵经验。
接着,音乐教研室的刁静静老师也分享了自己加入市直中学音乐新教师工作坊后,在提升教学能力、更新教育理念和加强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进步与成长。工作坊的平台让她在备课、磨课、评课等实践环节中持续汲取营养,不断提升专业素养。
四、自清讲堂
首先,物理教研室的赵晨老师向老师们推荐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李镇西老师撰写的《做最好的老师》。赵老师通过书中“我和万同的故事”的教育叙事分享了她的阅读感悟:让每一个孩子抬起头来。她希望老师们用爱心与鼓励让“万同们”相信自己可以做一株株努力向上的小草。
接着,体育教研室的何东平老师以自己阅读核心期刊和撰写教学论文为例,从如何正确理解教科研、阅读什么样的期刊提升专业素养和一线教师进行教科研面临的困境等三个方面讲述了从输入到输出一线教师教科研之路的宝贵经验。他提醒老师们: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持续的阅读与写作。
活动尾声,副校长童敏娟做总结发言,并对此次静校教研活动给予高度评价。她指出,今天的静校教研主题明,活动实,效果好。集中学习活动全方位、深层次地展现了学科组教师在教学科研领域的卓越智慧与满腔热忱,教师们聚焦人工智能浪潮、深耕教科研最前沿、齐心探索教育改革全新路径。她期待全体教师能以此为契机,持续开拓进取,推动学校的高质量发展。
第二阶段,分组教研
集中学习后,各学科组以教研组为单位,按照事先确定的研讨与学习主题,开展主题研讨与集体备课活动。
教育是一场向美而行的遇见,是一段温暖人心的修行。本次静校教研活动是教师们借阅读探索教育教学问题的解决路径,用行动迎接数智时代的到来,学同伴促成自身的专业成长,为学生点亮前行的灯塔,为提升学校的教育品质与教学质量而积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