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_附近100块上门4个小时_附近初中生联系方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部新闻 >> 南门街初中

【教学教研】市直学校初中英语新教师工作坊观课感悟(11)

  点击数:   发布日期: 2025-03-22    作者: 统稿:常松 编辑:于哲衡 审核:常松 邓云珠

学会观课、议课是新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扬州市直学校初中英语新教师工作坊领衔人常松老师鼓励学员们积极参与各类观课活动,并围绕活动主题对课堂表现、目标达成以及设计优化等表达自己的看法,同时反思自己的教学,以互学共研的方式,促进自己与同伴执教能力的提升和专业素养的发展。

以下是工作坊新教师3月19-21日观摩了扬州市初中英语优质课之后的感悟。


扬州树人学校 张辰恩

在工作坊领衔人常松老师的陪伴下,我和工作坊的同伴们一起前往宝应观摩了扬州市初中英语优质课展评活动。此次活动,来自扬州市的18位优秀教师为我们带来了一场语言与智能交融的教育盛宴。

活动期间,我观摩了不同教师对于同一课题的优质示范课。授课教师们巧妙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从生动有趣的情境导入,到互动性极强的小组讨论,再到深入浅出的知识讲解,都让我印象十分深刻。

我校的张辉老师带来的7B Unit 6 Integration A-C令我眼前一亮。她挖掘语篇非正文部分的小字部分,善于抓细节,并善于启发设问,如:为什么用“interesting” landscape?“ a radio ad”等等。她充分利用听力原文挖掘语篇佳句,为最后的输出环节提供有力支架。她挖掘文本中雅丹和丹霞地貌描写,并引导学生用两个形容词和两个名词概括总结两者不同之处。

此后,两位专家的讲座和同伴的设计分享也让我们发现自己在教学设计理念、板块内容功能定位、主题情境创设、不同层次活动设计、课堂语言表达,以及跨学科融合教学、数智赋能英语教学等方面的不足之处。我们需要沉下心来去研读、去学习,去尝试设计与实践、去主动请教、研磨与展示,才会真正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全面助力学生英语综合语用能力的培养。

通过此次学习,我收获颇丰,不仅拓宽了教学视野,也汲取了许多可借鉴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同时,我也认识到了自身与优秀教师之间的差距,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够站上这样的舞台。在这之前,必须努力向下扎根,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学习最前沿的教育理念。


2 树人学校 张辰恩(2).jpg


扬州市梅岭中学 邓希文

参加本次英语优质课展示活动,对我来说无疑是一场满载知识与精妙教学设计的学术盛宴,让我收获满满。众多优秀课程的展示中,万文欣老师和张辉老师的课令我印象尤为深刻。

万文欣老师的阅读课,巧妙地以文章标题“Hello from Different Landscapes”里的“Hello”作为整堂课的线索。开场,万老师便引导学生依据标题大胆预测文章内容,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在深入解读文章时,又巧妙地借助“Hello”一词,带领学生挖掘出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与精妙。到了输出环节,设计的“Say Hello Back”活动更是巧妙,既回扣了“Hello”这一主题词,又帮助学生回顾复习文章内容,强化知识吸收,整个教学过程环环相扣。

张辉老师的课堂则将爱国情怀巧妙融入教学。以中国丰富多样的地貌作为切入点,引领学生从发现中国之美,逐步升华到赞美中国之美??翁闷鹗?,基于“Introduction”部分的“interesting”一词,张老师鼓励学生从原文中找寻句子来证实这一描述,培养学生的文本分析与逻辑思维能力。在“listening”环节,引导学生回忆课文,进一步挖掘出“magical nature”和“powerful nature”,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最终实现主题的升华,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这两位老师的教学风格虽各有千秋,但都精准把握了教学要点,紧紧抓住文章中的一个核心词。以单词为出发点,先让学生预测内容,再紧密联系文章内容展开深度思考,使课堂层次分明、逻辑连贯,极大地增强了教学内容的关联性。不仅如此,两位老师在课堂中融入AI技术,尽管使用的平台有所不同,但都共同传递出一个重要信息:在未来教学中,AI技术将成为提升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形式的得力助手。


11 梅岭中学 邓希文.jpg


扬州市京华梅岭中学 高艳青

本次市优质课比赛活动让我受益匪浅,各位参赛老师的课堂设计和教学方法都展现了极高的专业素养和创新精神。以下是我从几位优秀选手身上学到的具体亮点:

张辉老师创新性听力文本解读让我印象深刻。他不仅让学生听懂内容,还通过深入分析文本结构、语言特点和背景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听力材料的深层含义。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听力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例如,他在讲解integration板块时,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文本中的隐含信息,使学生对听力内容有了更全面的理解。

潘青老师的跨学科融合教学让我眼前一亮。她在reading板块的教学中,巧妙地将英语与地理、生物学科内容相结合,帮助学生从多角度理解文本。例如,她在解读文本时,结合生物学知识讨论光合作用,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方式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还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万文欣老师的AI赋能课堂设计让我感受到科技对教育的巨大潜力。她通过让学生与AI进行对话,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让他们体验到科技带来的学习便利。例如,她设计了一个AI对话环节,学生可以与AI进行实时互动,AI会根据学生的回答给出即时反馈,帮助学生纠正语法错误并提升表达流畅度。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新颖,还极具实效性。

其中让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工作坊徐露纯老师的教学设计,徐老师通过教师点评、同伴互评和AI点评相结合的方式,提升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学习能力。徐老师还在课堂上展示了中国地貌景观的图片和主题句,激发了学生对祖国自然景观的热爱与自豪感。这种文化认同感的培养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还让他们在写作中融入了更多情感和思考。

通过本次优质课比赛活动,我深刻认识到自己在教学设计和课堂实施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各位优秀教师的创新教学方法和跨学科融合思维让我受益匪浅。未来,我将继续向这些优秀教师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同时,我也会积极探索科技与教育的融合,尝试将AI等新技术引入课堂,为学生提供更丰富、更高效的学习体验。感谢工作坊提供的宝贵学习机会,我将继续努力,不断追求专业发展的新高度。


13 京华梅岭 高艳青.jpg


扬州树人学校 孙玥

我有幸参加了本次观摩活动,从众多课例中学习到很多东西,受益匪浅。

令人印象较为深刻的是顾姗姗老师带来了一堂融合英语、历史和语文学科的优质课。她以《徐霞客游记》为切入点,引入Unit 6 Integration D部分的教学,课堂内容既有对游记文本和所授课时的深度品读与对比,又巧妙融入写作技巧的讲解。学生在完成“介绍武夷山”的实践任务过程中,不仅自然达成了本课时的学习目标,还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跨学科素养。这种教学方式打破了学科壁垒,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语言,展现了极高的教学价值。

还有我们工作坊的同伴、来自运河中学的徐露纯老师也展现了出色的教学设计能力。她基于译林新教材Unit 6 Integration D部分的内容,巧妙创设情境,引入《美丽中国》推荐拍摄地的情景,阅读了Daniel的写作表格,梳理了地貌景观的名称、方位、著名事物以及游览项目等关键信息。这一步骤帮助学生建立了写作的基本框架,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信息提取与归纳能力。学生通过图片和视频初识鸣沙山,并结合表格梳理相关信息。这一环节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还帮助他们将零散的信息系统化,为后续写作提供了素材支持。

作为新教师,我们将努力向优秀的教师学习、向优秀的同伴学习,有效提升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能力和AI赋能英语教学的实践能力。

1 树人学校 孙玥.jpg

备案编号:苏ICP备10012540号 扬州 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 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扬州市南门街82号
Copyright ShuRen School Of YangZhou Middle School Education GroupAll Rights Reserved
扬州树人学校网管中心 邮政编码 :225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