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风清气爽,秋意渐浓的时节,我校迎来了远方的贵客——内蒙古中小学音乐教师高端研修班学员,莅临我校交流学习,他们带着对教育交流的热忱与期待,踏入了树人校园,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参观与交流之旅。
首先,副校长童敏娟带领大家参观校园。从充满文化气息的艺术长廊到设施齐全的艺术功能教室,来访教师一边参观,一边对我校的校园建设和文化氛围表示赞赏。
随后,老师们走进了我校三位音乐老师的课堂。周一舟老师执教八年级第四单元《赶圩归来啊哩哩》,是一堂以歌唱为主的综合课。周老师教学方法多样,通过情境导入、学生聆听范唱、跟琴模唱等方式,学生快速熟悉旋律。在节奏把握上细致引导,注重情感表达,结合歌曲背景,使学生唱出欢快喜悦之感。课堂互动良好,学生积极参与。整体氛围活跃,不仅让学生学会歌曲,更深入领略了民族音乐魅力。
刁静静老师执教新教材七年级第二单元。刁老师组织学生通过参与国家非物质遗产保护在行动之旅,将中国民间音乐的五大类型进行分组展示,让学生自主学习,搜集资料,合作介绍各地区不同音乐文化,通过聆听、对比,感受中国南北音乐文化的差异性。刁老师采用了小组合作形式,从审美感知、文化理解到创意实践,全程参与,不仅增进学生对中国民间音乐的理解与鉴赏力,还培养其创新思维、团队协作及艺术表现能力,让传统音乐文化在现代课堂中焕发新生。
胡佳佳老师执教了一节九年级的复习课。胡老师紧跟艺术中考的考纲要求,将七至九年级的西洋管弦乐队有关知识进行了整合复习。胡老师讲解清晰,对各乐器特点、乐队编制、体裁、作品等重点知识回顾透彻,且通过实例赏析加深理解,高效巩固所学,为后续深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整堂课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有效。值得称赞!
评课交流活动由童校长主持。童校长向内蒙古来访教师介绍了我校音乐组教师团队。随后来访教师对三节课给予了肯定与赞扬。两地的老师们围绕音乐教育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且激烈的研讨。我校老师也分享了本校特色课程在培养学生音乐素养方面的经验,包括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运用,以及音乐中考的内容。双方还针对教学中遇到的共性问题进行探讨,比如如何激发学生对传统音乐的热爱、怎样在音乐教学中传承文化等。在交流过程中,不时有思维碰撞的火花闪现,大家都从彼此的经验和见解中获得启发,为今后各自的音乐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我校老师对蒙古族音乐也表现出了浓厚兴趣,纷纷询问那些独特音乐元素背后的文化故事。内蒙古老师也进行了详细的讲述,让我校老师深刻领略到音乐与地域文化融合的魅力。
最后,我校艺术教研组组长王勇老师向内蒙古来访教师全面介绍了我校特色课程,从课程设计理念到教学实践成果,都一一展现。双方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探索音乐教育的新路径,为今后的教育发展汲取更多的养分,期待这样的交流能带来更多教育的创新与融合。